本網訊(通訊員 呂淅)近年來,紫陽縣城關鎮以培育涵養孝義文化為核心,立足鎮域實際,從典型引領、陣地扎根、全域踐行三個維度發力,讓孝義善舉融入百姓生活日常。
樹典型、揚正氣,讓善舉有標桿。聚焦“看得見、學得到”的身邊榜樣,持續挖掘孝老愛親、助人為樂等典型模范。通過道德評議會、善行義舉榜等載體,每年評選表揚鎮級道德模范100余人。在微信公眾號開設“孝義善舉”專欄,定期推送典型事跡。各村(社區)設立“善行義舉榜”,每季度更新誠信經營、愛崗敬業等相關典型的突出事例,讓“學模范、做善事”成為群眾自覺。
建陣地、優服務,讓孝義有依托。緊扣群眾需求打造特色實踐陣地,讓孝義文化“有處可尋、有處可踐”。塘么子溝村建成“媽媽的路”文化節點,將孝老愛親條款納入村規民約,在公示欄晾曬孝義善舉事跡;仁和社區針對老年群體多的特點,開設善舉服務室,志愿者每周提供理發、按摩等服務;西關社區、會仙橋社區等打造5處孝義文化長廊,西關社區“孝義食堂”為老年人提供便利就餐服務。
抓常態、促融入,讓新風入日常。以“小切口”做實“大文章”,推動孝義善舉融入日常、見于細微。青中村組織志愿者常態化開展留守兒童陪護等志愿服務,年均開展活動20余場;全鎮以“敬老月”“我們的節日”等活動為契機,開展義診等主題活動10余次,覆蓋群眾千余人。通過修訂村規民約、居民公約,將“拒絕升學宴”“厚養薄葬”等內容細化入條,倡導文明新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