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王玉鑫)“姜家灣附近的草叢里蜷縮著一只幼鳥,無法正常飛行,看著像是青樁鳥,你們快過來看看!”近日,石泉縣喜河鎮檔山村委會接到村民的求助電話。隨后,村干部立即上報鎮農業農村服務中心,工作人員迅速前往現場展開救助工作。
經過現場比對核實,確認其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蒼鷺”,又名青樁。該幼鳥身體無明顯受傷痕跡,初步推斷是受到高溫影響,導致體力不支墜落此處。工作人員立即將其救助到陰涼處喂水喂食,待其體力恢復后放歸自然。
此次救助行動是該鎮干群攜手守護野生動物的生動實踐。該鎮以“強統籌、廣動員、勤巡查”為抓手,強化部署、加強宣傳教育、嚴格執法監管,統籌鎮農業農村服務中心、鎮行政執法大隊、鎮市場監管所及各村(社區)等多方力量,全力筑牢野生動物保護堅實防線。
鎮市場監管所、派出所、農業農村服務中心成立聯合檢查小組,在全鎮范圍內開展專項整治行動,打擊非法獵捕、交易、飼養、出售、購買、運輸、寄遞等行為,對餐飲店、農家樂、農貿市場等場所進行全鏈條排查整治。每到一處,執法人員深入后廚、倉庫,嚴查野生動物菜品食材,切斷消費端非法利用鏈條;緊盯五金店、雜貨店,嚴厲打擊非法銷售捕鳥網、獵夾等工具行為,并與經營主體簽訂承諾書,從源頭斬斷非法獵捕交易鏈。各村以護林員、網格員為主體,組建排查小隊,對重點林區和農戶家中進行常態化巡查,建立“發現—上報—處置”閉環機制。與此同時,大力開展野生動物保護宣傳,在人員密集處懸掛橫幅、張貼通告,借助村廣播、LED屏播放語音視頻,讓護鳥理念深入人心,營造“人人知曉、全民參與”的良好局面。
今年以來,該鎮共出動人員500余人次、車輛20余輛次,張貼宣傳海報和橫幅50余張,發放宣傳單4000余份,召開小組會、院壩會專題宣講200余場次,入戶宣傳2000余戶。
“近年來,喜河鎮持續加大對野生動植物保護工作的宣傳力度,致力于打擊非法獵捕販賣野生動物和濫伐、盜伐等危害野生動植物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轄區群眾保護野生動植物的意識明顯增強,營造出了全民參與、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圍。”該鎮農業農村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