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劉成成)今年以來,恒口示范區堅持系統思維,提前謀劃,通過示范區、片區、村(社區)三級聯動,確保村級干部后備力量選得準、育得優、備得實,真正把政治過硬、能力突出、群眾信賴的“好苗子”選出來、用起來。
區級把舵定向,促進落地生根。恒口示范區聚焦基層黨建“分類指導,爭先進位”工作要求,把培養村級后備力量作為頭等大事來抓,實施“三級聯動”,同向發力,提早介入并當好“總規劃師”,明確了選、育、管、用的全鏈條機制。全區組成6個研判小組對96個村(社區)提前研判,將政策精神吃透,向基層黨支部清晰傳導。在“年輕化、知識化”的主基調下,對偏遠空心村、產業特色村等確有特殊情況的,落實“一事一議”,制定差異化方案,確保換屆航向不偏,又能落地生根。
片區統籌推進,精準選苗培育。為著力破解恒口示范區“扁平化”管理體制下區鎮一體“小馬拉大車”的困局,將全區分為9個片區,精準“育苗”。在片區工作機制中,黨委書記“下沉”到村入戶,聯村領導、駐村干部常態化入戶走訪,精準摸排本區域內青年底數,堅持“早發現、早培養、早納入”的原則,將品德高尚、能力突出、作風過硬且常駐在村的青年,納入“后備庫”重點培養,全面實現“一村一名大學生”的目標。對暫未入黨的返鄉創業者、合作社帶頭人、退役軍人等優秀分子,積極引導吸收入黨,大膽安排其參與村級議事決策、矛盾調解、產業發展等核心工作,在實戰中考察和鍛煉。
村級多措并舉,注入源頭活水。積極發揮村級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變“等人才”為“找人才”。在“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活動中認真“識苗”,聚焦思路活、敢擔當、有公心的標準,注重觀察年輕黨員的綜合表現。同時,發揮老黨員閱歷深的優勢,鼓勵他們當好“推薦人”。村“兩委”干部,特別是黨支部書記深入群眾“挖寶”,主動深入田間地頭、村民小組,在茶余飯后中發現那些熱心公益、說話在理、有號召力的“潛力股”,變“被動等待”為“主動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