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魏超
漢濱區關廟鎮近年來錨定“產業興鎮、畜牧強鎮”目標,以規模化養殖為基、以助農增收為要、以科技防疫為盾,推動畜牧產業量質齊升,成為鞏固脫貧成果、激活鄉村振興的“強引擎”。
走進關廟鎮昊晟興業養殖場,自動化飼喂設備有序運轉,良種生豬在潔凈圈舍里悠閑踱步。“我們養殖場年出欄量穩定在5000頭以上,還帶動周邊10多戶村民跟著干,多虧了鎮上的技術指導和政策支持!”場長的話語里滿是底氣。
這份底氣,源于關廟鎮畜牧產業的堅實“家底”。截至2024年底,全鎮生豬飼養量達67310頭、牛4947頭、羊17957只、家禽365100羽,各項指標均超額完成任務,其中家禽飼養量超任務數12%,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今年上半年,產業勢頭更勁,生豬飼養量34370頭、牛4440頭、羊14570只、家禽29.1萬羽,實現“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為全年目標筑牢根基。
規模效應的背后,是“大戶+企業+合作社”的集群發展模式。全鎮現有各類養殖大戶235戶,其中年飼養生豬100頭以上45戶、養牛20頭以上77戶、養羊50只以上85戶;規模化養殖場達23個,涵蓋生豬、牛、羊、禽類等多個品類,昊晟興業、牧豐源生態養殖場、德豪生態養殖場、甲升生態養殖基地等一批龍頭企業脫穎而出。全鎮7.2萬平方米的標準化圈舍里,生豬養殖大戶和規模場貢獻了88%以上的飼養量,良種普及率100%、自給率超70%,產業規范化、現代化水平持續躍升。
近年來,關廟鎮將畜牧產業與鞏固脫貧成果、鄉村振興深度融合,走出一條“政策扶、大戶帶、技術幫”的增收路。
2024年,全鎮發放扶貧仔豬927頭,兌現產業獎補27.81萬元,惠及1834人,已脫貧戶養殖產業覆蓋率超60%;2025年,又申報仔豬產業獎補936頭18.72萬元,為15家養牛主體爭取肉牛補貼16.8萬元,真金白銀的扶持讓群眾發展底氣更足。
為守護產業安全,關廟鎮堅持非洲豬瘟日排查制度,儲備生石灰、消毒劑等應急物資;聯合市場監管、派出所等部門嚴查非法調運、泔水豬飼養等行為,簽訂《非洲豬瘟防范監管告知承諾書》,實現“一廠一策”精準防控。動物疫病防控工作,連續多年獲市、區業務部門肯定。
生態與安全并重,關廟鎮同步推進糞污資源化利用,規模場設施配套率超90%、糞污利用率100%,不定期開展污染排查,對違規戶下達整改文書,讓“綠色養殖”理念落地生根。產地檢疫嚴格規范,全年檢疫生豬2萬余頭、牛羊0.6萬頭(只)、禽類8萬羽,從源頭守護“舌尖上的安全”。
關廟鎮始終把“科技興牧”擺在重要位置。2024年組織大型技術培訓會4次,培訓500余人次;2025年上半年再辦2場,覆蓋100余人,發放資料300余冊,讓科學養殖知識走進千家萬戶。創新推行“官方獸醫駐場”機制,每名獸醫包抓1個片區、3個規模場、10戶科技大戶,實現技術上門、駐場指導、跟蹤服務。
今年推薦實施規模場提升改造獎扶項目2個,推薦實施陜南白山羊保種場獎扶項目2個,政策紅利持續釋放,為產業升級注入新動能。
該鎮今年將力爭實現生豬飼養量突破5.5萬頭、牛0.5萬頭、羊2萬只、家禽26萬羽;新(擴)建規模化養殖場1個,發展養殖大戶30戶。將積極推廣標準化養殖、強化合作社帶動、筑牢防疫屏障,讓畜牧產業成為鄉村振興的“硬核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