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記者從省教育廳獲悉:省教育廳等18個部門近日聯合制定《家校社協同育人“教聯體”實施方案》,聚焦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打造線上線下“三秦家長學校”,推動省、市(區)、縣(市、區)、校“三秦家長學校”建設全覆蓋,建立“教育部門牽頭、跨部門協作、線上線下融合、高校+專家支撐”的工作機制。
《方案》聚焦學生全面發展,圍繞推進館校合作、推進醫教互促、促進體教互融、促進家校互動、促進社教同頻、促進警校同步等6個方面,構建家校社協同育人“教聯體”,力爭到2025年底,全省50%的縣建立“教聯體”,2027年所有縣建立“教聯體”。
“教聯體”將深化館校協同機制,推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等與學校建立長期合作機制,深入開展紅色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強化學生價值觀教育;加強有效干預,匯聚多部門合力,打通快速轉介就醫“綠色通道”,全面實施“學校明亮工程”,推進醫務人員擔任中小學校、幼兒園健康副校(園)長,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實施學生體質強健計劃,確保中小學生每天綜合體育活動時間不低于2小時,支持高校、社區(村)及城市公共體育場館和體育設施免費或優惠向中小學生開放。
“教聯體”將建立健全社區(村)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強化社區(村)“兩委”的協同育人職能;統籌各類科普教育陣地和資源,在健全課程教材體系、深化學校教學改革、拓展科學實踐活動、納入課后服務項目、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持續發力,提升學生綜合素質;以農村學校和寄宿制學校為重點,加強“三防”建設,強化安全教育和應急演練,統籌學校、家庭、社會多方力量,協同化解涉校涉生矛盾糾紛,守牢校園安全底線。
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各地將以“三秦家長學校”為抓手,將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教聯體”建設作為重要任務,推動省、市、縣、校“三秦家長學校”全覆蓋,形成政府統籌、部門協作、學校主導、家庭盡責、社會參與的協同育人工作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