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 陸青波 見習記者 陳涵蕾 通訊員 駱靚)8月28日,我市召開《安康市中小學勞動教育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新聞發布會。該《條例》于2025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是陜西省內首部關于勞動教育方面的地方法規,標志著我市中小學勞動教育工作進入規范化、制度化發展新階段。
《條例》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等國家政策文件為指導,結合我市實際情況制定,共七章四十條。其中,規定了家庭在勞動教育中發揮基礎性作用,明確家庭勞動教育的責任、目標、內容和方式;規定學校在勞動教育中發揮主導作用,明確學校勞動教育的課程體系、實踐要求、師資隊伍配備、禁止變相體罰、設立勞動周、特殊學生勞動實踐、場所建設、經費保障、安全管理、勞動文化建設、家校合作等內容;規定社會各方面力量在勞動教育中發揮支持作用,明確黨群團組織、村(居)民委員會、高等院校、社會組織等的工作職責;規定政府及相關部門關于勞動教育財政保障、實踐基地認定公示、科研體系建設、激勵制度、安全保障、督導體系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條例》聚焦勞動教育的關鍵環節和突出問題,推出了一系列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制度設計。清晰劃分政府、家庭、學校、社會四方職責,構建“家庭基礎、學校主導、社會支持、政府保障”的全方位協同育人格局,突出實踐導向與特色發展,鼓勵開發家務勞動、手工制作、傳統工藝、農業種植等特色課程,形成“一校一品”格局。要求建立三級教研網絡、經費保障和安全風險分散機制,強化制度保障與風險防控。同時注重特殊群體的適配性關懷,要求學校為殘疾、情緒行為障礙等學生安排適宜的勞動任務,充分彰顯教育公平。
《條例》的施行將為我市中小學勞動教育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下一步,市人大常委會將加強對條例實施情況的監督,推動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抓好貫徹落實,同時加大宣傳力度,營造崇尚勞動、熱愛勞動的良好氛圍,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