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通訊員 方晨 陳洋)近日,廢棄硫鐵礦污染治理項目最后一車礦渣進入廢石貯存場,這標志著白河縣硫鐵礦治理工作過程中礦渣清運和礦硐封堵主體工程建設內容全部完成。
走進卡子鎮桂花村的二工區礦點,挖掘機正將礦渣裝入卡車車廂,伴隨著發動機的啟動聲,最后一車礦渣緩緩駛離礦點,沿著指定路線,將礦渣安全轉運至標準化建設的廢石貯存場,并將礦渣卸至指定區域。隨后推土機將礦渣平整堆放,再由技術人員采用廢棄礦石微表面鈍化技術對礦渣進行集中處理,覆蓋HDPE土工膜與生態土層,有效減少磺水產生,達到“生態恢復”的效果。
截至目前,累計封堵廢棄礦硐213個,清運礦渣174.72萬立方米,完成生態修復3.6萬平方米。廢石貯存場、里端溝酸性廢水處理站、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建成投用。經系統治理,目標區域水質斷面污染物濃度顯著下降,鐵濃度降幅達99%,錳濃度降幅78%;流域浮游植物多樣性提升為“較豐富”,底棲動物多樣性改善明顯;“磺水”河段總距離由56公里縮短至15公里內,治理成效穩步提升。
白河縣將繼續做好后續工作,鞏固治理成果,確保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為區域生態安全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實支撐。